村网通总站 古田村 345846.nync.com 欢迎您!
于都县老城区
新城区
于都县城慢慢迎来了发展,老城中大街小巷里是各个机关单位,边缘也出现了电影公司、保险公司,东方红大街依旧繁华,红旗大道上布满了了各种那个时代的企业——食品公司、土产公司、副食品公司、烟草局、酒厂、罐头厂、外贸公司。
城北一条新的大道经过(323国道)就是现在的长征大道,长征大道和红旗大道交汇处开始变得人流密集,因为汽车站坐落于此。
那时候的于都,南北的乡镇往来必须要跨过一条天堑——贡江。贡江说大不大,但也不小,当年红军长征从八个渡口渡过贡江,可是忙活了好一阵子,飞夺泸定桥那还起码有桥,咱贡江这只能摆渡过去。全于都,就只有323国道有一座桥老于河大桥联通南北。
于河大桥
改革开放以后,于都县城贡江镇境内就新建了长征大桥丶红军大桥丶渡江大桥丶323国道大桥丶梅江1桥和2桥,有了火车站,还开通了动车,不久将有于都机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时的于都人,马子口就是他们的长亭,这里也是县城一个制高点,左边一路顺着中医院下去经过古田、窑塘,北上去往岭背、仙下、银坑这些乡镇,右边一路经过化肥厂,从于河大桥跨过贡江,才能去禾丰、梓山、盘古山这些乡镇。
90年代,随着市场的开放,改革春风也经过绵延小山,终于来到了这里,长征大道开始迎来发展,政府带头,企业助阵,第一次,于都有了十层以上的高楼,公安局、丽华大酒店、祥城、福鑫大厦、欧阳大厦、金都商厦、法院、各个银行,沿路排开,很是气派,新的公园也有了。
90年代长征大道(图中粉色大楼为现邮政局旁大楼)
宽阔笔直的大马路,高高的灯塔,那时候第一次进城的人觉得一切都很高大上。
那时候,齿轮箱厂、糖厂、化肥厂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也是除了钨矿、水泥外于都的支柱企业。
于都要打长征牌,仅靠一座桥,一个公园是不够的,还好我们不缺历史资源,收拾收拾,长征第一渡建起来了。
刚建好的第一渡,只有一馆一碑一石,还有一个留下来的渡口和一块小草地。
世纪之初
伴随着新的大桥开通,第一渡的建立,东方红大街又一次涨水,21世纪的钟声敲响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县城追逐财富,政府也开始大刀阔斧准备好好干一场。
这一次,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西边,顺着323国道的方向,那边通往赣州,一个更大的城市,更多的希望之地。
上图为2004年于都县城,下半部分从左到依次为翰贤楼(党校)、公安、丽华。
城市扩张,道路先行,两条大道划开了城市向西扩张的轮廓。从长征大桥的桥头出发,一条沿江大道开始向西铺开,县里的人们从此发现一个散步的好去处,每到傍晚,散步大队就顺着大道边上的河堤来回。
长征西路(红军大道),则进行的比较快,财政局,教育局,规划建设局开始往这儿搬,工贸城、乐都也已经建成,大华中学在城郊中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县委更是先行一步,带着县宾馆搬了过去,按照全中国的经验,于都又有了一个市政广场。
县委和县宾馆
初次建成的长征广场
刚建好的长征广场,很是荒凉,毕竟远离老城区,但建成仪式上,还是搞得很热闹,毕竟是全县难得的盛事,各个单位,各个学校以及所有围观群众,汇聚到这个广场上。广场,似乎是城市专属的象征,这又是全县的一件大事,巨大的充气拱门,高高飘扬的气球。世纪之初的于都,成了明星县。
城市要发展,就得有人气,在大家手头都不充裕的年代,没人会去买老远的房子,那就用教育来吸引人,城郊中学卖给了大华中学(现在的于都三中),拉动城西的发展,新的于都二中在县城那头落地,遥远的马子口下面,对面的化肥厂开始搬走。
城东没有发展,城西却开始大动土木,于都,已经有工业园啦。
经济发展,无工不富,工业才能快速拉动经济。大家左看右看,于都被贡江半环,周围都是群山,可用的地太少,刚好大桥修好了,于是工业园的地址确定了,河对岸的渣林岗,芦山、渣林两个村被选为工业园用地,大片土地被平整,修起了方格式的路网,县里开始招商引资,原有的企业也搬了过去。
随着工业园的建设,新的大桥也渐渐成形,沿江大道一直修到了宝塔脚下,和长征西路不同,沿江大道没有任何机关单位,沿路的土地统统卖给了开发商,一期,二期,三期,阳光水岸一直建到广场。
然而人们的兴致却不在于此,每天清晨和傍晚,沿江大道成了壮观的竞走大会。与这边热闹的烧烤摊对比,是那边黑洞洞的工地。城西的发展一直不尽人意,城东也鲜有进展,化肥厂和周边农田空出的地成了两个小区——丽水明珠和水岸新城。
县城向西扩张,加上323国道的改道,新车站早已搬到了蔬菜场村,于都人在章贡区盖了一个龙都大市场,有声有色,于是在自己家新车站旁盖了一个新龙都。政府身体力行往西发展,人民却一心往北,龙脑、杨公路、长龙路满满的自建房,结果导致这里长期道路狭小,无法规划发展,缺乏各种基础设施,大型商业也难以进驻。
滨江大道长达十年的造城工程,一片片农田、池塘被出售给开放商(其实就是阳光水岸和天润),整个蔬菜场村其实是县城扩张不二选择,但可惜没有一步到位,只沿着两条路开发,导致现在从新龙都到广场之间依旧有一大片面积惊人的城中村。
下图为如今红军大桥下(广场旁)
长征西路正式改名为红军大道,扩建后成为于都首条沥青道路。
而长征广场改了又改,建了又建,改走一任又一任
它陪我们渡过一个个新年
举行一届又一届招聘大会
一个又一个元宵
还有那吸引全县一小半人的元宵烟火
和偶尔的喷泉
后来,她又开始改造
成了这般模样
当人们天天讨论城西的房子值不值得买时,城北一条新的大道横空出世。雩山大道(于银大道)的初衷是为了迎接我县首个火车站的建成,与分流从赣州方向往银坑、宁都北上的车流。毕竟长征大道已经越来越堵了。
雩山大道马上成为了于都最宽的大道,也是唯一有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道。大道一建成,就掀起了于都城北开发的又一个黄金十年。实验中学的搬迁,五中的建立,和于都中学形成一片教育区,吸引了众多新居民在此安家,和沿江一众江景房高昂的房价相比,这里相对实惠很多,三中以北是一片集资建房,让很多刚进城的新居民圆了住房梦。
房价渐渐上涨的时候,新居民在城北安了家,老城的人还在观望河边的江景房,又一条重大消息来了,于都有了高速,瑞赣高速在县城出口设在和新陂乡交界的迳坑村,引道经过工业园从红军大道进城。
高速的经过带动了工业园的发展,这里开始有更多企业入驻,也意味着更多的人每天要过桥上班。
高速加上雩山大道的开发和县城西出入口棚户区的拆迁,城西发展终于被撬动,沿江的店面开始有人开张了,更多房产商来了,锦绣嘉园搭上沿江大道开发的末班车,划下一大片地。
后来,锦绣嘉园索性再大手一划,城西出入口被我承包了!
雩山大道最末端也变成了它的地盘。
雩山大道两旁的开发让人出乎意料的快,这里自发的就成为了建材,五金,家居产品的天下,自建房从大道一排排往北面的山里延伸。
事实证明,房价是决定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这里不是江景房,离老城区也比较远,没有商场,没有菜场,没有漂亮的小区和绿化,但不出几年,这里已经住满了人,开始为他们的梦想奋斗。
城市的规划往往很难与发展相符,雩山大道很快和长征大道一样,从交通干线成为了城市的主干道,原有的圆盘不得不改造,长长的绿化带也不得不分开几个口子,配上红绿灯。
城西城北开始了新发展人们又把眼光眺向了河对岸,全国都时兴城市新区,我们的贡江新区也有了蓝图。要建新区,先得和老城联通,丽水明珠和水岸新城还没建成,渡江大桥已经通车了,人们还不知道,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建这么座桥有什么用,河对面是一片荒郊野岭。
渡江大桥的修建,老城中很多人是不知晓的,毕竟它远离城区。
渡江大桥静静的在沙滩上筑基
慢慢起了桥墩
突然有一天,大家去第一渡的时候,发现一座大桥雄踞在此
城西城北因为两条路迎来了大发展,而城东,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过去的交通要道——马子口,如今在人们印象中,只有水果批发市场了,长征东路、长征北路这两条曾经通往于都南北的要道,由于各自被更好的路代替,已经渐渐荒废,成了全县最烂的路,十几年没有修过,静待开发。
十年前于都二中的搬迁,并没有给城东太大的起色,水岸新城和丽水明珠依次建在了老化肥厂的旧址上,但离老城还是太远,且交通不便,唯一与县城连接的,就是一个超长的陡坡,所以并没有什么人入住。2008年,古田中路和渡江大桥修通,城东依旧毫无起色,即使新的实验二中已经落成。
终于,新的契机来了,渡江三期开工了,城东的命运将有一个大转折。
还记得老树咖啡和现在汇金广场对面的榕树吗?并不久远的记忆。
它们曾经是这样的,孤零零在河边沙滩上
每每人们开着车从河边街或者红旗大道过来,只能望而却步。
不过,无聊的人们不会闲着,纷纷带上鱼竿来此蹲着。一如现在宝塔下面
经历了一些波折,房子成功拆迁,小桥也顺利搭好,渡江三期移开铁皮挡板,展现一片新天地。
好奇的人们试着走上了这条新路。
道路一通,城东彻底被激活,曾经偏远的丽水和水岸,如今一条道路直通河边街与红旗大道,众多老市民惊奇的发现,原来长征第一渡这么近,目之可及。开发商们自然乐开了花,二期三期也有了销路。
于都最有价值的楼盘向来是江景房,从重光宝塔到第一渡,现在只剩下了这么一小段暂未开发的处女地,金水湾和汇金广场早已下手,迅速进驻,抢占这一贡江北岸最后的黄金地段,古田中路两侧也逐步开始开发。
渡江三期(从老树咖啡到第一渡)是重点工程,榕树、石堤、花草、木板桥,和全国新城区一样,靓眼的她马上成为了城区人们早晚散步的新去处,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条滨江大道上万民竞走的时代。
然而这只是一半,城东片区要开发,通了沿江的大道还不够,真正的关键在于长征北路(雩阳路),除了住在古田的人和部分要拉客的班车,很多人已经选择走于银大道。从马子口往中医院走去,一过红绿灯,这里被时间禁锢在了旧世纪,狭窄的小路,两旁灰头土脸的瓦房,一路北上,直到窑塘,这条路如果成功改造,那么古田到县城的距离就瞬间拉近,商机也会涌来。
然而发展不等人,此路拆不动,县城还是要扩张,毕竟每年仍有近万人来此谋生,于银大道已经车水马龙,二中附近也渐渐有了人气,人们突然又发现,遥远的城东北,一条新的大道开通了,她的名字叫站前南路。然而这条路毕竟还是太远,老城的人没事也不会来这瞎逛,她还需要继续蛰伏几年。
城东被渡江三期激活了,城西又有了新动静,全县著名的断头路被打通了,因为靠近新龙都,它被命名为龙都大道,和长征大道一线。新车站的位置成为了一个十字路口,车站门口臭名昭著的烂泥塘也消失了。然而,新龙都后面巨大的“城中村”依旧没多大动静,村里的人们从田埂上走出来,就到了县城中心。
这几年于都不断有新改变,看到了两条断头路打通后带来的巨大改变,很快,濂溪路也修通了。这是老城居民去往火车站最近的一条路,从实验小学一直联通雩山大道(于银大道)。第一次,龙脑这里也有了地产项目,学府商街和龙景嘉园来了。
刚修通的濂溪路
雩山大道有两段,西段从323国道一直接过来,到书香门第为止,这里开发很快,因为相对离城较近,去工业园也方便,各种小开发商进驻和大量集资建房,让这里车水马龙。而从书香门第到火车站这段(北段),虽有实验中学和于都五中,但依旧一直被农田占据。政府马上又身体力行,一下子搬了三个单位过去,法院、检察院、武装部,三栋气派的大楼并列在路边,一个小的政治中心形成。强行带动了本区域的地价。
光有大楼还不够,关键是人,濂溪路跨过雩山大道,往山里延伸,远远的半山腰上,一时间成了大工地,很快,消息传出来了,东溪新村——于都最大的安置保障房要建在这里了,价格比较亲民,一旦开发完毕,少说带来上千人流。有人就有商业,人聚而财到。
从老城再到城西,城东,而今的城北,伴随着全国城镇化的步伐,于都县城渐渐从一个南方小镇扩张开来。还记得系列开篇那张老地图吗。城墙中的于都县城被绿水青山环绕着。雩山贡水养育了我们,却也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这是一张本世纪初于都的卫星地图,除了中间黑黑一块城区外,只有一条刚刚翻修好的323国道分外显眼,这时县城周围还是农田,渣林岗也还是一片小平岗。
如今的县城,几乎已经到达了发展的极限,城西直抵重光宝塔脚下,城北雩山大道过去就是绵延的小山丘,整个南面被我们的母亲河——贡江轻轻环绕着。
2015年于都县城卫星地图
十年前的我们,广场已经觉得很遥远,第一渡也是听说中的地方,而在大家视野如此开阔,眼界早已不凡,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县城却越来越小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尽管十几年的主政者一直忽略这个地方,城东北还是迎来了它的机遇。虽然联通老城的雩阳路(长征北路)依旧破小,但我们的城市已经用新的道路把它包围了。古田中路——站前南路——雩山大道(于银大道)一线现在已经楼盘开花。
我们从古田中路说起吧,渡江三期建好后,丽水和水岸迎来了入住高潮,近校近水近老城,几年内这条路就很有生气了,菜市场也从小商品市场延伸进丽水后面,开发十年,这里算是真正融入了城区。
于都二中前身是城郊中学,也是县城内资历仅次于于都中学的老校,多年来曾一直是全县初中生最多的学校,为很多想进城读书的孩子解决了教育问题。虽然渐渐在优质生源上竞争不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私立中学,但也为全县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力量和人才。近年来二中厉行改革,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教师和生源的回归,公立学校的招牌依旧吸引人。
实验二中自创建起就是明星学校,虽曾多年寄寓与二中校内,但凭借吸引的师资力量,已多年拿下县市中考状元。声誉带来的是效益,娃儿长大就该分家,挣够了钱,实验二中购地建起了自己的校园,有了全县中学第一个塑胶跑道。有了新校园就需要扩招,很快、稀缺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家落户。
辛苦打拼十几年,为的还不是咱的孩子,孟母三迁,为的就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房产商看中的也是这点,尚林苑、翰林苑紧贴着两个学校建起来了。
两所学校带来的效应不只如此,博文公馆、福熙城、旭华东城紧靠着古田中路圈田划地,构筑自己的金砖银墙。
站前南路延伸过去,依次连接了雩阳路、长龙路、雩山大道直抵火车站。长年在外的游子,不少都是乘火车回家,隔了大半年,一出火车站,突然对面就成了一片大工地,数十栋多层楼房,整齐划一,俨然一片新城崛起。没有广告也没有宣传,看来是政府主持统一建房,要把火车站商圈搞起来。由于扼守城北出口,也无需过多花哨的墙外装饰,物美价廉的站前小区建设的很快,有眼光的人也早早在这里开始自己的商业梦想。
站前小区的突然出现,让龙景嘉园坐不住了,楼房长得和我这么像,位置还比我好,再不加快速度就卖不出去了,趁着站前南路翻新的当儿,龙景嘉园进入全面建设。它的优势在于长龙路,直通濂溪路连接老城区,到各个学校也不太远。
从二中出发,博文公馆、旭华东城、福熙新城、福都华庭、福兴新城、龙景嘉园、劲嘉山与城、龙溪商街、金建状元府、新锐书苑、学府商街……突然间,一众地产项目都集中于此,濂溪路和雩山大道路口更是集中四个楼盘,继学府后,新锐书苑、龍溪商街和状元府抢滩此地,当年政府的规划此时终于起了作用,将来城北商贸中心隐隐确立。继红旗村、长征村、蔬菜场村后,东溪村和古田村终于也纳入了县城的范围。
决定城市区域发展的,从来只有地段一个因素,而地段,却是政府塑造的,修路,建学校,搬迁政府大楼,规划的力量在中国引领着市场。
然而,政府规划,也要依据原有的发展现状和地理因素,城东北最好的地段,依旧是雩阳路,虽然它的两边早已有了佳怡花园和尚林苑,但至今仍交通不便。相信最终,大家能找到多方都接受的方案,对这里进行改造。马子口河大部分流经这里,如果沿岸卫生情况得不到改善,每到下雨天,河口依旧会积聚一大堆垃圾。每天往返散步的人到了小桥依旧要掩鼻而行。网上的“月经贴”也照常出现。
贡江南岸
说了许久老城区,也该谈谈贡江南岸了,毕竟这是将来于都的新区所在,也是未来二三十年后续发展的主力方向。
于都新城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座大桥各自开始的。
最早的自然是长征大桥南岸,323国道经过此地后,沿线渐渐成了于都最早的汽修厂聚集地,因为主要的车辆都往这经过,后来,县城汽车越来越多,汽修厂纷纷搬往县城各大小干道,323开始转向大型车汽修。然而这里毕竟山太多,至今没有更多进展。虽然教师进修学校和四中建在了这里,但那条路简直……
接下来是红军大桥南桥头,这里连接的是工业园,也是高速出口进城的主要道路,自然发展快得多。工业园这块地其实用来做城区是最合适不过的,土地平坦而且地势高,但十年前已经被划为工业用地,如今只有在沿河小打小闹。最早来红军大桥南岸的应该是以泰电子和造纸厂。
随着工业园发展,打着“一江两岸”的口号,沿河也出现了地产。开始是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金海湾,县城第一片大规模别墅区,后来是低调的领袖江南和鑫龙苑,它们大大解决了部分工业园的住房需求。
两个楼盘,分列于大桥一左一右,给贡江南岸增添不少景致。
接着,是号称第一大盘的天成名都。天成名都位置太显眼,所有河边散步的人都能看到,建了好几年,几个大灯牌也在对岸闪耀了几年。
刚建的时候,河边还是小路
后来被挖成了土路
渐渐的,贡江大坝已经蓄水了
慢慢的,门口的路也修好了
黑黑的沥青路面,亮瞎眼的玻璃幕墙,配上蓝天白云,简直时髦爆表。
然而,将来这里的小孩去哪儿读小学却是个问题,毕竟周边配套设施不够,自己内部再完善也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
渡江南大道一修好,马上吸引了全县各种围观群众和飙车党。
配上这条道路的赢家,也是格外鲜艳
可怜的于都县,2015年才算拥有第一条新城区的道路,也足够长,从长征大桥下一直到工业园南边的大坝处。赛车党、机车、山地车、公路自行车纷纷来此享受一回策马奔腾的畅爽感。
路已修好,新的楼旁就入驻了,滨江公园一号,名字够霸气,楼也够高,毕竟于都至今没有三十层的高楼。而渡江南大道旁剩余的土地,也已经开始拍卖,工业园沿河区域,将再迎来一大波发展。
附:
或许有人说,我们做一个精致的小城不好吗。然而,不要忘记我们是有着100万人口的赣南第一人口大县,我们每年还有近万人从各个乡镇来县城谋生,寻找希望;我们还有二三十万在外面打拼的兄弟姐妹们。并不是人人都希望远走他乡,用生硬的普通话和别人交流,并不是人人都能累死累命打工十几年却换不回一张户口。
只有发展好于都,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城市,我们才能舒心的生活,我们的后代才能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真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于都工业园区位于贡江南岸与县城隔江相望,是我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规划科学、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取、特色突出”的要求,重点打造的承接产业转移、引领科技创新、实现工业强县的主阵地,先后引进了德国格特拉克公司、以泰电子公司、中国兴乐集团、国药华利医疗器械以及台湾台达电子集团、上晴电子公司、海峡制衣有限公司、大田鞋业有限公司、上联鞋业有限公司、奥科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到我园投资,形成了机械电子业、矿产品深加工业、绿色照明产业、轻纺食品加工业等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工业园区共有入园区148家,其中投产企业112家,在建36家,规模以上企业48家,201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3.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8.5亿元,上缴税收5.3亿元,安排就业2.3万人。预计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132亿元,工业增加值35亿元,税收7.3亿元.
于都工业园区首期规划面积8000亩,已开发约7000亩,剩余的大部分为房屋密集的村庄,可开发的土地仅为350亩,若对村庄进行搬迁开发,不仅成本高,大量的房屋搬迁还极易成为影响于都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为把于都工业园区打造成全省重要机械电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齿轮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留置针生产基地以及省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近期7平方公里、中期12平方公里、远期15平方公里”的发展战略,结合于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于都县城镇总体规划,我们建议此次工业园区扩区调区与生态工业经济走廊建设相结合,将扩区调区范围选在高速公路连接线西侧,现工业园区南侧。
深挖潜力 开足马力
——于都外贸企业加速发展升级掠影
工人在于都县以泰电子有限公司里紧张生产。
在于都县迪美针织有限公司里,工人在加班加点制作出口的服装产品。
于都县工业园一家外贸企业仓库内,工人在对即将出口的产品进行打包。
□叶海林 特约记者方名荣 文/图
以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加紧组装产品;迪美针织有限公司里,一箱箱即将出口的服装产品正整装待发……近日,走在于都县工业园里,外贸企业迎来新一轮订单高峰,车间里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2016年,该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2亿多美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数,外贸企业正开足马力换挡提速,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在不断挖掘外贸企业‘潜力军’的基础上,引导、促进来料加工企业转为进料加工企业,出口供货企业转为自营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和规模扩容,并加大与海关、商检等涉外部门的沟通交流,推动外贸持续发展。”于都县口岸办副主任彭卫红向记者介绍。2017年,该县正常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23家,新增外贸备案登记企业10家,其中江西天键公司年出口额有望突破1000万美元。
“有了政府的贴心帮扶,我们发展外贸业务的底气更足了。”于都县迪美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朋发说。在服务外贸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该县大力开展“改作风、提效率”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针对式、贴近式、跟进式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态、了解企业发展需要。尤其对出口增长趋势明显的外贸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定员帮扶机制,制定事前提醒、事后跟踪机制,加大对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并充分发挥海关、检验检疫联络员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协调涉外部门的工作关系,为企业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提供绿色快速通道。同时,该县还组织企业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省、市、县各级业务培训,通过提高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保障外贸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于都跃洲水电站
于都县梓山镇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基地,工人在温室种植大棚劳作,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等待进入观光园欣赏景观蔬菜。
2017年3月开建以来,于都县梓山镇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已经产出了三季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入驻深圳多个超市售卖;去年10月开园的蔬菜观光园,已接待游客达上万人次。如今,在梓山镇,当地居民不仅能依靠蔬菜产出脱贫致富,还能通过景观蔬菜的观光旅游实现增收。
图为梓山镇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基地。
近年来,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于都县基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相关情况,积极引进国内先进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等,并在梓山镇323国道旁的下潭村、梓山村、排脑村、岗脑村等区域打造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万亩富硒绿色蔬菜基地。
该蔬菜基地分为南区和北区,在原有2000余亩的蔬菜基地的基础上,新增种植富硒绿色蔬菜面积8000亩以上,总规模达1万亩以上,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该基地在梓山镇323国道沿线,涉及9个村,其中贫困村3个。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为市民提供时鲜富硒蔬菜5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带动梓山镇全镇尚未脱贫的2968户,12532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图为游客在景观蔬菜观光园参观。
去年以来,该镇以富硒品牌为核心,以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目标,科学规划布局、坚持延链补链,推进蔬菜产业向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休闲全面发展,蔬菜产业已经成为该镇的农业首位产业。截至目前,该镇己落户金瑞盛生态农业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面积2000亩的富硒绿色蔬菜基地、已引进山东寿光江西苏利生态农业公司投资4.5亿元等。其中,该镇万亩富硒绿色蔬菜产业园南园已经搭建钢架大棚6000余亩,将实现年产蔬菜4万吨,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带动周边1003户贫困户脱贫;由江苏启东市辉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规划建设的4000多亩多连体大棚蔬菜,目前已经搭建大棚3000亩,搭建高科技恒温钢架大棚500亩,现已带动贫困户459户,其中通过土地流转带动贫困户122户,务工带动136户。
大美于都
乡村旅游--贡江镇红峰村
于都农村校园新篇章
罗甸岩风景文化旅游区
百万于都儿女一代胜一代,继续加油吧!
来源:综合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