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127位红军烈士!男儿们从这里奔赴远方

    信息发布者:都市田野
    2022-11-20 20:35:21    来源:瞭望智库   转载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开启了近代中国命运的重大转折。

    为了传承长征精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长征第一渡口”——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门渡口及周边被纳入规划区。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709.jpg

    2022年9月30日拍摄的长征渡口。



    土地革命时期,东门易氏全族不过2000多人,533人参加红军,出了127名红军烈士,他们大多数牺牲在长征路上和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




    文 | 易万成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1
    四封家书


    2021年3月初,于都县81岁的郑求英老人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她奶婆(丈夫的奶奶)郑佛寿的遗物: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铁盒,一个90年前的悲壮故事重见天日。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722.jpg


    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

    上世纪30年代,江西省于都县的贫苦农民大都参加了革命,郑佛寿一家也不例外。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易鸿兴和小儿子易冠美是亲生的,二儿子易林发是收养的孤儿,三个儿子全部参加了红军。

    易鸿兴1929年参加红军,组织安排他去江口购买枪支,不幸被反动派劫杀。他虽已婚,但还没有留下后代。

    易冠美参加红军后编入少共国际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他随部队在广昌、福建一带作战,1934年8月在福建作战时牺牲,牺牲时为少共国际师四十四团三营七连三排九班班长,年19岁,还未成婚。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740.jpg


    左图为易鸿兴烈士登记表,右图为易冠美烈士证书。

    易林发参加红军后随主力长征,在四渡赤水时受伤掉队,历经千难万险辗转返乡。他回乡后,由养母作主,娶了大哥易鸿兴的遗孀,所生孩子要过继给大哥和小弟传宗接代,当地称为“一子顶三房”。

    铁盒里除了“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还有易冠美烈士在第五次反“围剿”前线写给母亲的四封家书。四封家书严重磨损,可以想象,郑佛寿老人是怎样地拿着这些书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遍又一遍地读着……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750.jpg


    易冠美烈士的四封家书。

    第一封家书内容:

    “母亲大人膝下敬启,此关于儿子本人十号开差,十三号到了博生县休息一小时,恰逢易奋熙兄带回信件。现下我的身体颇属平安,望母亲大人不必挂念,但家里均各平安吗?望您要保养自己的身体,使体质日强健,才有精神来维持家务,一笔难尽,望日再叙。完了。

    此赤礼!
    红军胜利!
    男观佗特谨。
    13/7”

    第二封家书内容: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儿在西江训练满期,自十号开差到博生县休息,一星期又开到瑞金县休息一天,不知哪天开到前方,不知编在哪个军团,儿在外不知家中各平安。儿在外身体还好,不必挂念。家中诸事大人要料理,家中望大人要多种杂粮,支援前方粮食。望大人在家保重自己的身体。

    再此,我在博生县写回此信
    贰封信不知是否收到

    肃此
    敬请均安
    革命敬礼!
    儿易观佗
    25/7”

    第三封家书内容:

    “母亲大人膝下致禀此,儿在博生县开到瑞京县休息,一天后开到石城县屏山圩。我在瑞京县、博生县共写回家信贰封,不知大人可否收到?儿在外身体平安,很好过日,家中不必挂念。现在我们不知开到哪里,如我们到了什么地方,现在我们凡没有编散,也不可否编散。家中事情望大人切实维持,努力耕种,多种杂粮。我们在外面不知家中大小平安否?望大人在家中保重自己才好,余不言尽。

    再此,我在此地替丁洪才手扯来大洋贰元,望接信赶快交给他,完了。再黄洪陀前次写回信贰封,不知家中可否收到?我们也共在这里。

    儿易观佗手书
    27/7”

    第四封家书内容: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儿出外不觉二月余矣,现在身体平安,不必挂念。家中大小平安吗?此前写了三封信可曾收到否?现今编制到少共国际师四十四团三营七连三排九班当正班长。以前替丁洪才把大洋贰元,可曾交还与他?你若回信来,信面要写少共国际师四十四团三营七连三排九班就可以寄到来我,家中事情望母亲大人调理。我在前方要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争取革命首先胜利,余言难叙。

    肃此”
    (书写日期位置损坏)

    根据烈士证登记的牺牲时间和地点推断,第四封应该是易冠美生前的最后一封家书。

    2021年3月11日,于都县博物馆郑重收藏了这四封烈士遗书。

    在易冠美烈士的这四封家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问候母亲平安,报告自己的平安,询问收到信没有;两次嘱托母亲“多种杂粮”,支援前线;两次提到还钱的事。其母子深情、乡邻诚信跃然纸上,深深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2
    三代参军


    东门易氏全家多人参加红军的很普遍,兄弟从戎、父子上阵,甚至祖孙三代都从军。

    黎屋塘贞宇公房的易诗佳和易诗倡兄弟俩都参加了红军,易诗倡在战斗中牺牲,易诗佳则踏上长征路,在黄河作战时负伤致残复员,解放后被认定为伤残红军。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812.jpg


    于都县长征老红军同志合影,易诗佳位于后排右5。

    宽田渡桥尾的易封萃、易诗桂、易志英祖孙三代皆从军。父亲易封萃是红三军团战士,牺牲在长征途中。儿子易诗桂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参加红军东征,在山西作战时遭敌机轰炸,右耳受伤,后来耳伤复发致聋,1938年复员回到家乡。易诗桂的小儿子易志英解放后任黄龙公社书记兼武装部长,在民兵训练中为保护投弹失手的民兵而牺牲。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824.jpg


    左图为易封萃烈士证书,右图为易志英烈士证书。

    抗美援朝的时候,易绍舜在志愿军某部担任连指导员,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一腔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

    老支书易祝三把4个儿子都送入了部队,分别在陆、海、空三军服役,长子还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些烈士,最小的年仅14岁,最年长的56岁。从孙子辈到爷爷辈,他们都积极参加红军闹革命(这也说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有多么的不得人心)。经过统计出生、牺牲时间记载清晰的烈士,他们的年龄分布如下: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839.jpg

    微信图片_20221120210528.jpg


    统计图制作:易万成

    牺牲者是怎么战斗的,留下来的信息很少;部分幸存者脱险的经过则惊心动魄。

    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过后,苏区人民遭到了敌人的凶残报复,特别是那些在地方苏维埃、农会中任过领导职务的,整家整家地被灭门。有一易姓人家杀得只剩下了一个小女孩,刽子手们仍不罢休,把小女孩推倒在了铡刀下面……

    这时,一位邻居站出来说,这个小女孩是卖给他家的童养媳,如果杀了她,她们全家都已经死绝了,找谁还钱去?就这样,小女孩被救了下来。

    易封爱曾参加苏区革命,红军长征后为躲避屠杀,逃难到盘古山镇仁丰,被一杨姓人家收留掩护下来。易封爱结婚生子后,让长子随恩人家姓杨,以此方式来永远铭记杨家的救命之恩。

    还有一位易氏族人,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中央警卫团任参谋,后来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转战中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只得留在老乡家里养病,结果被国民党搜山部队搜捕。他谎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卫员,被押回于都后关进“政训班”,乡亲们将其担保营救出狱。

    易诗潾1929年参加红军,身体强壮,反应敏捷,作战勇敢,很快升任连长,后又担任于都县少共书记、于都县赤卫大队大队长等职。1933年,在长汀作战中,几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前胸(显然是迎面冲锋时负的伤),但恰好都打在了肋骨上。他保住了性命,但两根肋骨被打断,伤愈不能再上战场。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850.jpg


    易诗潾的革命伤残军人证。

    红军长征后,易诗潾参与登贤县委领导工作,与陈毅、项英等保持秘密联系。解放前夕,经党组织同意,他出任于都县城关区东门保长,多次营救被捕的本乡进步人士和还没有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为他们作担保,让他们重获自由。从1953年开始,易诗潾享受革命伤残军人待遇。

    3
    “忠义精神”


    “你们参加革命的人为什么这么多?”我向东门易氏的易玉龙提问道。

    他笑了笑回答说:“因为多数都是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共产党带领我们翻身求解放,我们当然跟共产党走。”

    顿了顿他继续道:“我们东门易氏以忠义传家,一但认定了中国共产党,就会忠心耿耿,始终如一,这是我们宗祠的传统。”

    宗祠除了是祭祖之地,也是族人学习文化的地方;家谱中记载的名人,都是忠义孝廉的典型。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肆虐,朝廷广为筹资“以济紧急边饷”。于都县衙将当地一些寺庙合并,动员民间认购腾空的庙产以资军资。于都东门易氏先祖急国危难,集资以市值两倍之价购得“紫霄观”旧庙地基田产用以建饲堂。1560年,易氏宗祠“光裕堂”在紫霄观原址落成,至今已有480余年。

    南昌起义失败后,25师负责断后,损失很大,到达信丰县天心圩时,起义军第九军党委决定:队伍由朱德带领,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分头去香港、上海向党汇报,请示下一步行动。

    73团党代表陈毅为了周士第和李硕勋的安全,派了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易姓副官给他们带路。易副官出自东门易氏,到于都后,将周士第和李硕勋安排在东门易氏祠堂的厢房(原私塾老师住所房间)隐蔽,然后换了便服乘船前往上海、香港。

    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红军的师指挥所曾驻扎在这里。1934年8月,赣南军区政治部看守所也在这里。红军主力北上后,中共赣南省委在东门易氏祠堂成立了一个独立营,到广东兴宁一带开展游击战,与项英、陈毅在大余山区领导的游击战遥相呼应。

    在苏区一次次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中,这里屡屡出现父母送孩子、妻子送夫君参加红军的场面。男儿们在这里跪拜祖先,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奔红军,先后约有533名宗祠子孙参加了工农红军,127人牺牲。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903.jpg


    于都县东门易氏烈士名录(共129名,其中127名红军烈士)。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族中长辈在“易氏宗祠”院落的枫树下,给易绍舜、易喜发、易克发等后生戴上大红花,敲锣打鼓送到接兵站,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4
    沉船重现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转移,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已经全部集中在江西南部于都附近,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

    于都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无私奉献,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汇集了800多条船只用作架设浮桥和摆渡。听说搭浮桥需要木材,老百姓将门板、床板,甚至寿材都送来了,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布设了众多摆渡点。

    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央红军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三个门(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路。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913.png

    2022年9月30日拍摄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18日傍晚,军委、红军总部、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以及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从于都东门渡口渡河,所以,于都县东门渡口又被称之为“长征第一渡口”。1996年,渡口建起了纪念碑园,2006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930.jpg


    于都县东门渡口1996年以前建起的纪念牌。图源:《于都县志》

    东门易氏祠堂就在东门渡口附近,祠堂门板被送去河边搭浮桥。其中一块门板被踩断,红军当即赔付了两块银圆以作修门之用。

    2006年,在东门渡口旁,一艘沉船被发现。沉船淹没在河下1米深的淤沙里,众人齐心协力将其打捞出来。

    老船工易玉州一眼就认出,这是当年的红军渡船。许多长征老干部也指出,这种长5.6米、最宽处1.15米的渔船,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在于都河上搭浮桥、摆渡用的。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939.jpg


    2006年9月4日,《赣州晚报》有关沉船启运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报道。

    此后,经过于都县党史部门的鉴定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专家的考证,此船最终被确认,正是当年中央红军摆渡于都河,踏上长征路时使用过的渔船。

    这艘沉船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当年8月30日,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举行盛大仪式,东门易氏老船工的后代易小龙,代表大家郑重地将船桨交给了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处副组长的张敏杰。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明外,均由烈士、伤残军人的亲属提供。特此鸣谢易玉龙、易克美、易幸福、易国雄。)

    参考资料:
    1.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斑斑旧信笺 殷殷家国情|郭冬明、肖力民、杨柳,《中国国防报》,2021-09-02
    2.学党史 红色少年写给母亲的家书|于都县县人民政府网,2021-03-23
    3.于都县县人民政府网
    4.于都人民革命斗争史纪略|江西省于都县人民革命纪念馆编印,1980年10月
    5.风雨沧桑易家祠,历历丰功放光彩|古田网,2021年5月
    6.赣州易家人|易宇辉、易玉龙等
    7.周士第将军|杨弘,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8.长征渡船启运“军博”|康育生,《赣州晚报》,2006年9月4日


    微信图片_20221120205347.gif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